NBA录像
弄潮 NBA中国赛(上海站)引进始末 吴新民
把NBA引进中国,在家乡上海举办一场原汁原味的NBA篮球比赛,是我多年夙愿。在1999年担任市体育赛事管理中心主任一职后,我便和同事们为之不懈地努力着,并于2003年、2004年和2017年的2月,应NBA邀请,三次赴美国,先后在亚特兰大、洛杉矶和新奥尔良观摩了当年举办的NBA全明星赛,学习与借鉴NBA举办全明星周末的成功经验,商议在上海举办NBA季前赛的可行性与操作性,最终在2004年10月14日晚成功地在上海体育馆举行了NBA进入中国的第一场季前赛,并一发不可收地延续举办至今。
篮球运动起源于美国,1891年12月21日,为打发冬季室内体育游戏的无聊时光,马萨诸塞州一所基督教青年会学校的青年教师奈史密斯,将两只装桃子的铁筐分别钉在健身房高台的栏杆上,让学生比试用足球向铁筐的投中数,从此形成了当代篮球运动的雏形。而将这项运动真正完善并发扬光大,并引领当今篮球风骚的是NBA(国家篮球联盟)。NBA的前身是1946年4月6日成立的美国篮球协会(BAA)。成立之初,发起人布朗就提出并在加盟的11支球队中实行“高薪制”和“合同制”,奠定了职业篮球的基础。1949年,美国两大篮球组织BAA和NBL合并成NBA。1976年NBA又合并了1976年成立的新的篮球组织ABA,从此开始了对全美篮球业的垄断。在不断兼并、合作的过程中,NBA除了保持其职业篮球的属性外,又不断兼容并蓄地吸取各个组织的特长,并更加开始注重篮球的观赏性,不再排斥比赛中的扣篮以及实行了3分制等,从而使职业篮球更具吸引力。特别是1984年,随着律师出生的大卫·斯特恩出任总裁以及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的加盟,从此开创了NBA的盛世。经过一系列的整顿、包装、推广与商业运作,今天的NBA已经集中了全世界最为顶尖的职业篮球明星,其组织的赛事代表了当代篮球的最高水准。在2002年中国小巨人姚明以NBA状元秀第一的身份加盟火箭队后,NBA的疆域更从美国开拓到了欧洲、亚洲乃至全世界。NBA已经成为全美运作最为成功的四大体育职业联盟之一。
2003年的亚特兰大第53届NBA全明星周末之行,是我近距离观察理解NBA的一个契机。2月8日上午,我们甫抵亚特兰大,便参加了全明星周末的球迷俱乐部活动。这正是一场篮球运动的嘉年华。在足有三四个室内体育馆的场地上,各种充满篮球元素的游戏吸引了无数篮球爱好者。快速投篮机器、突破牵引绳索的投篮比试、绕桩突破的上篮……每一个项目前都挤满了跃跃欲试的球迷和孩子们。而商场里,球星衣服、球星人偶、球队队旗、徽章、吉祥物玩具……各种篮球衍生品琳琅满目,购物的人们争先恐后。因受朋友之托,我也挤进人群,购买了几面火箭队的队旗,准备托好友、姚明母亲方凤娣让姚明签上大名。活动中还颇有创意地推出了“明星大讲堂”,我在排片表上看到,几乎每隔二个小时,就会有一位球星在大讲堂与大家见面,讲述自己奋斗成长的故事,回答小球迷的问题。我看到,讲堂听众席上,早已坐了许多心急如焚的球迷。让我颇感意外的是,“球迷俱乐部”活动如此高的人气竟然是每一位参加者掏出15美元的门票入场才积攒起来的。“篮球王国”果然名不虚传。
因为错过了前一晚上精彩的3分球投篮和扣篮大赛。8日当晚,我们便早早来到飞利浦体育馆,观看“全明星周末”最为重头的全明星赛。这是一场让人兴奋的狂欢派对。一踏进体育馆,我们立即被现场的欢快气氛所感染。性感的啦啦队队员们伴随着节奏感极强的现场音乐跳跃、翻腾,还不时摆出各种造型,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气息。在主持人宏亮地声音指引下,现场摄像镜头不时扫向正在入场观众,捕捉着他们的各种姿态和表情。他们中有情侣、有一家三口、有老年夫妇,还有已退役的球星。当这些人物大特写出现在馆中央上方的环形大屏幕上时,全场笑声连着起哄声。如果说,序幕的基调是热闹,那开场的仪式便是隆重了。瞬时,全场灯光暗了下来,一束追光射到了运动员入口处。在夹道欢迎的啦啦队员和志愿者的欢呼声中,东西部明星队的队员们在现场主持人的介绍下依次隆重入场。大屏上滚动播放着上场队员的篮坛英姿。特别是东部明星队的传奇球星乔丹走向场中央时,全场更是想起了山呼海啸般的掌声。比赛自然也是极具看点的。开场哨响后不久,西部明星队的姚明在接到火箭队队友弗朗西斯的一记妙传后,空中接力暴扣得分,赢得满堂掌声。而在加时赛最后的4.8秒时,东部明星队的乔丹在球场右侧接近零角度的一次后仰式投篮命中,更把他的高超技艺发挥得淋漓尽致。最后经过全明星赛有史以来的第二次附加赛,西部明星队才以155:145赢得了比赛。当然留给我最深印象的除了跌宕起伏的比赛,还有每节比赛休息时的互动环节。除了啦啦队的热歌群舞,吉祥物的活跃身影外,便是球星们抛向观众席的各种礼品。我也有幸接到抛来的一件T恤。更让我难忘的是这天比赛中场休息间隙还举行了历史上最伟大的篮球巨星乔丹的退役仪式(第三次退役)。在大屏连续播出的乔丹的经典投篮镜头衬托下,以及现场泪流满面的本人大特写时,全球著名的流行歌手玛利亚·凯莉身着乔丹的23号球衣,来到了球场中央,唱起了“英雄Hero”的致敬歌曲。伴着那带着激昂又略显忧伤的歌声,许多观众都留下了不舍的眼泪。当主持人请出传奇球星乔丹登上球场中台的高坛开始作告别演讲时,全场观众先是凝神屏息,含泪倾听,而后又发出山呼海啸般“不要离开”的欢呼声,把告别仪式推向了最高潮。纵观这场NBA全明星赛,在确保球赛全明星高水准、强对抗的前提下,充分运用了声光电元素,借助了文艺演出的手法,把娱乐至上做到了极致。全世界210个国家用42种语言对这场比赛进行了实况转播,受众面达到了25亿人口,影响遍及全世界。“原来球赛可以这样做”,它带给我的震惊和启发是巨大的!在以后上海举办的许多比赛和活动中,我经常借鉴和运用在NBA学到的东西。如2008 年11 月23 日晚在源深体育馆为两届羽毛球奥运冠军张宁举行退役仪式时,在完成仪式部分后,我就把世界四大男高音之一的安德烈·波切利的歌声《告别时刻》作为主旋律,伴张宁手捧鲜花,含泪绕场一周,把现场依依不舍的情绪渲染到了顶点。
经过多回合的协商,NBA决定在2004年10月在中国上海和北京举行二场季前赛,季前赛实际是NBA各支球队为了迎接新赛季而进行的一些热身赛。当时我曾经有过引进NBA季后赛的设想,但打听下来的天价让人却步。其实即便是季前赛,对于高度商业化的高薪球员参加的每一次比赛都代价不菲。所幸NBA正在实施的中国市场的扩张战略,不仅使他们主动揽下了中国赛的基本费用。还派出了在中国已具备很大影响力的姚明加盟的休斯顿火箭队和西部强队刘伟加盟的萨克拉门托国王队,担当首次中国赛的对阵球队。这不得不钦佩斯特恩的战略目光。记得还在1989年的秋天,为了让NBA节目能够进入对其还陌生的中国,总裁斯特恩曾来中国中央电视台。因为没有事先预约,他在央视传达室足足等了一个小时,才见到了央视体育频道负责外购的李壮,奉上了一盘60分钟的免费NBA比赛录像带,成为进军中国市场的一块敲门砖。2002年随着姚明以状元秀身份加入火箭队以后,NBA在中国获得的电视转播权收入已经迅速上升为全球总收入的七成左右,想必这次中国赛的举办也会带给NBA巨大的商业利益。
当然,在上海办一场原汁原味的NBA比赛,要求是严酷的,工作是艰辛的,我方负责的是比赛赛场的整修与落实。按NBA要求,篮架必须能承受球星几百公斤的冲击,篮筐必须承受球星几百斤以上的悬挂,他们希望更换指定的国际品牌,在我们坚持下,才选用了质量同样过硬的国产品。这种严酷还体现在一个个小细节上。如运动员用的毛巾,NBA提出要求使用球员用惯了的品牌。因为当时中国没有进口这种品牌的毛巾,只好用国产品替代。运动员淋浴用的龙头,必须按标准升高等等。而更大的考验是球场内坐席与包厢的设置。按照NBA的惯例,全场最好最贵的观众席应该设置在紧贴球场的两队教练员、运动员坐席的后排,而在该座席后还必须设置几十个小包厢。这在上海的体育比赛中从未如此设置过。所幸经过与公安、消防部门的协商下,破例获得了准许。NBA举行中国赛上海站的消息当时在中国引起了轰动。球票出售当天,体育馆售票处外排起了几百米的购票长龙,排在最前面的几位球迷甚至在此已静候二天二夜。短短几个小时,可供收售的3000张球票瞬间告罄。而新推出的3000元一张内场球迷席票和万元一个包厢,竟也成了抢手货。比赛当晚,上海体育馆内全场爆满,连主席台上也高朋满座。上海市的主要领导几乎悉数出席观看,按照我们与NBA的先前约定,主席台除第一排贵宾外,后排座位双方各家一半,但比赛尚未开始,后排坐席均被中方人员占满,当NBA斯特恩总裁等高官的随员、亚洲总部官员上场时已无位可坐。现场指挥的局外事处处长庄炎和我都焦急万分。考虑到这排中方人员均为领导人的秘书、警卫等。我们只能与NBA协商,以取得他们的谅解,并在第一排NBA几位高官坐席后临时加上几个工作位置,才最后解决。令人惊讶的是,斯特恩总裁的秘书竟是手捧直通全球的电话入座,供总裁随时处理NBA全球事务。“篮球帝国的国王”果然名不虚传。
从序场到球员入场仪式,从美国随队而来的啦啦队,到群星闪烁的上场球员,上海观众在现场就好像有一种时空幻觉,仿佛来到了万里之外的休斯顿丰田中心,观赏着一场精彩的NBA比赛,火箭队阵营中,有NBA最炙手可热的球星,两届得分王麦迪和上海小巨人姚明,国王队中则有昔日“密西根五虎”之一的克里斯韦伯,以及正在该队试训的上海队后卫刘伟。比赛过程十分胶着,直到最后一秒凭借霍华德的成功封盖,火箭队才以2分险胜。这场比赛不仅让上海观众真正欣赏到了原汁原味的NBA比赛,也让大家享受了一场美国篮球文化的盛宴。比赛还用8种语言向全世界177个国家进行了转播。
2004年NBA中国赛上海首场比赛的成功,从此拉开了NBA每一年度在中国举办季前赛的帷幕。而在进入中国赛十周年之际,我们又与NBA商定,把季前赛两队的训练日打造成球迷日活动,并免费派送入场券给球迷。球迷日活动从最初的球队训练、球迷互动、派送礼物等增加到了“一投百万”中场投篮比赛,文体明星参赛,为特奥运动员举办NBA健身行动,青少年篮球训练营等内容。形式更见多样,内容更为丰富。2013年10月,我们更把全民健身元素融入球迷日活动,举办了上海市民大联赛投篮比赛暨NBA百万投篮大行动,由NBA传奇球星科比·布莱恩特等5位明星球员亲临现场,接力上海市民投出了总共200万个球的最后5个球,为总计有213949名市民参加的市民大联赛篮球赛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如今,尽管在上海本土观赛NBA季前赛已成为球迷常态。但每年的比赛依然是一票难求。它已经跻身同F1中国大奖赛,网球大师赛、环球马术赛等齐名的上海标志性顶级赛事行列,成为上海建设世界赛事之都的一个经典座标。
吴新民,1949年出生在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家庭。1961年进入上海市青少年体校乒乓队,1965年以全国少年乒乓球冠军的身份加入上海市乒乓球队,任队长并参与了中美乒乓外交。1973年赴苏丹任国家乒乓球队教练一年。回国后先后任市体育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上海市体育竞赛管理中心主任,市体育总会副秘书长等职,曾参与申办和引进Fl中国大奖赛、NBA中国赛、第48届世乒赛等,并创办了上海“景观体育”多项赛事。自1981年开始文学创作生涯后,凭借丰富的运动员、教练员经历以及体育管理者的体验,创作了以运动员为背景的多篇报告文学,史料详实,构思巧妙,文字清新,作品充满正能量。巳结集出版报告文学集《第七枚金牌》。其中,《我的母亲》获《中国体育报》首届文学奖,《独脚飞将军》获全国第二届体育报告文学三等奖。并编著出版《体坛群英录》等。近年来,更是结合工作经历,创作了多篇体育大赛引进、举办文章,在各类报刊上发表。现为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体育报告文学研究会会员。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本文由:欧洲杯2024小组赛直播赛程提供